困境与对策: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之道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15
点击量:2449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为推进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采用文献、访谈、个案等方法,从传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效果等维度分析了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境,并针对现实困境提出了以政府、企业、民众三位一体形成传播合力为目标的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策略。
本土文化的国际传播不是一种文化替代或凌驾另一种文化,而是多元文化的交会与融通、冲击与升华。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缩影,积极开展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对于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具有重大影响和重要意义。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这盘大棋中,传播主体、内容、媒介、受众、效果等方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各种困境,急需统筹规划,创新破局,实现顺畅发展。
一、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境
(一)传播主体的“合力之困”
中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一方面雄踞“天下之中”,另一方面也囿于内陆文化的封闭性,国际传播意识及力度相对薄弱,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文化创新与传播活力不足,表现在国际传播主体方面,则是传播主体的单一和专业人才的匮乏。
传播主体单一。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主体应是多元化的,应是多声部合唱而非一个人独唱,应是多方协同而非单打独斗。官方媒体是目前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主流途径,虽然官方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可以有效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采用高质量的文化信息对外传播,但同时引发的问题是,“单一的传播主体必然带来国际传播的单调,而单调的国际传播必然带来国际话语权的势单力薄”[1]。缺失文化企业、民间力量和自媒体传播多方参与的传播合力,本土文化的国际传播很容易失
上一篇:中国广告公司组织形态的智能化转型
下一篇:新时代中国文化和谐价值观的跨文化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