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体制新探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29
点击量:2511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时期,报刊的经营管理体制逐渐向体制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中央苏区红色报刊大量涌现奠定了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这一体制包括了报刊的行政组织机构关系、管理体制、运行体制、经营体制、发行体制、编辑制度和报刊的专业化发展等。临时中央政府所建构的新闻体制,一脉相承地发展为新中国新闻体制建设的理论来源。
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由城市转向农村进行革命斗争。之后党也开始领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报刊进行新闻体制建设。这种报刊体制也为之后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新中国新闻体制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体制形成的历史语境
临时中央政府的报刊事业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开始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背景之下开始的。临时中央政府报刊事业在政府成立之前就已有了初步发展。1927—1928年,红军初创时期,共产党在中央苏区主要采用演讲、标语、布告、传单、墙报等形式开展宣传。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工农民主专政性质的新型政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以后,便开始加大了报刊宣传力度。在内忧外患之下,共产党非常重视党报,认识到党报是“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因此制定了一系列包括新闻出版事业在内的方针政策,并指出党办报刊的目的在于革命宣传。这些政策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中央苏区报刊事业的发展。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环境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从问世起,作为宣传工具的报刊便成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赋予了鲜明的
上一篇:
下一篇:安全与发展:网络内容审核标准体系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