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下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24
点击量:2044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积极推动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是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于不断提高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汉语国际传播事业要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作为,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方向;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事业发展。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汉语国际传播事业要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实现新作为,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方向;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事业发展。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方向
“传播是政治的控制器,政治是传播的主神经。”[1]汉语国际传播作为一种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语言传播现象,既需要建立在世界各国对汉语需求的基础之上,也需要遵循传播的一般规律,更需要提高政治站位,体现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功能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中国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这是繁荣和发展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的根本意义之所在。一是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推进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动汉语国际传播事业繁荣、发展、兴盛的坚强保证。繁荣和发展汉语国际传播事业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构建中国理论与解读中国实践结合起来,把理论讲得好与传得开贯穿起来,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讲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治国理政的故事、同心圆梦的故事、坚定走和平发展共赢道路的故事,不断提高国
上一篇:城市记忆:红色场景在社区中的建构
下一篇:自媒体信息传播的创新与守正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