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玉碎
读博士论文《凤凰吟中央乐团1956—1996》想到的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01-20
点击量:3847次
- 收藏
-
微信版
20世纪末,正当苏东剧变,冷战落幕,海内外新自由主义狼烟滚滚之际,行吟高原的中国大诗人昌耀,在平生最后那首英雄交响曲的长诗《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1998)里,仰天长啸吐出一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磅礴诗句:这个世界充斥了太多神仙的说教,而我们已经很难听到“英特纳雄耐尔”的歌谣……
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的歌谣,不仅寄寓着全世界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共同心声,而且更象征着卓尔不凡的生命品格及其精神境界。如同怀沙汨罗的古代屈子一样,受命不迁的绝代诗人昌耀,也痛感当今之世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而对此最直接的时代感受,莫过于诉诸听觉的音乐了。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在天下一片呕哑嘲哳的声响中,在“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的偎红倚翠里,曼妙空灵的音乐洛神无奈渐行渐远,惟留一缕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朦胧背影。蓦然回首,尤其情何以堪的是,曾经雄踞中国音乐珠峰的中央乐团,都已黯然谢幕近二十年了。
1996年,当中央乐团艺术家看着陪伴共和国四十年以及自己青春岁月的“中央乐团”摘牌那一刻,想来不知如何怅然若失、痛彻心扉。新中国音乐界代表人物韩中杰,后来满怀痛疚地谈及这一结局。当时,他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弟子、留洋归来的陈佐煌受文化部委派
上一篇:网络隐私的侵权构成与防治
下一篇:执着与勤奋的新闻学探索者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