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及其在当今社会的传播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8-07
点击量:3842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黄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中下游的地理环境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形成的基础,黄河的河运助力了中华文明的融合发展,黄河的治理筑牢了“大一统”思想,黄河的流域文化造就了中华文明特质。黄河孕育了连绵不断、传承有序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我们要加大推动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和传承利用,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黄河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基。人类文明发展史与河流密切相关。地球上的大河流域无不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均起源于大河之畔。每一条大江大河像母亲一样,不仅养育了她的儿女,同时也孕育了不同类型、不同内涵的灿烂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黄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形成的基础
“地理环境在人类文化生成时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基础的,也是根本的。”[1]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他们的居地,均赖有河水灌溉,好使农业易于产生……人类文化始易萌芽。”[2]大河,往往就是一个民族的发源地,一种文明的摇篮。黄河滋养了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明。
在远古时期,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土质肥沃,有利于土地的开垦和农作物种植,发达的水系,为先民生活用水和发展灌溉农业提供了重要水源。濒河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3]在这里,10万年前开始有了我们祖先活动的足迹,8000年前先人们结网渔猎、刀耕火种,孕育了发达的农耕文明。华夏民族的祖先在黄河流域勇敢开拓,创
上一篇:新闻如何更好地实现二次传播
下一篇:共情与共意:新型主流媒体在舆论场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