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与核证: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04
点击量:6648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新媒介环境下新闻报道真相反转、情绪对事实遮盖等有关新闻真实的再认识问题日益突出,既有的“客观真实”理论被质疑,而“符号真实”等新的新闻真实理论又产生了新的新闻真实核证危机。回溯真实观在哲学中的讨论,“符合论”“融贯论”真实观的分歧与结合提供了对当下主流新闻真实理论的分析思路。结合“‘姐弟恋’婚姻比例占主流”的失实报道,指出新闻业在追求“符合真实”的目标指引下,应首先辨别各独立信源的可靠性等级,再交叉验证各信源信息,以信息之间是否逻辑融贯来确证信息是否真实。
一、引言
2019年1月,一位社会学教授发表的论文指出,2017年9月至11月《钱江晚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或转载的“我国‘姐弟恋’婚姻占据主流(达40.13%)”新闻是失实报道。该结论早已被证伪,并将论证过程和结果发表于学术期刊。[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各国新闻职业伦理规范都对此做出明确要求,如我国《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严禁编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又如德国《新闻工作伦理准则》在第一节中就指出尊重真相、准确告知公众新闻事实是新闻最重要的原则。[2]但新闻失实事件仍然层出不穷,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背后原因,并非仅仅因为记者编辑道德水平不高、专业能力不足,确因“真实”并不是一个容易定义的概念,而其在实际操作中难度更大。近年较为典型的相关争议主要围绕新闻究竟应以“客观真实”为新闻真实依据,还是应以“符号真实”为新闻真实的依据?本文结合哲学观中关于真实问题的“符合论”“融贯论”来考察新闻真实观中“客观真实”“符号真实”面临的困境,并试析解决之道。
二、“客观真实”与“符号真实”面临的困境
(一)“客观真实”面临实践困境
受实证主义思想的影响,从19世纪晚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新闻真实观就立足于客观实在论,强调“客观真实”说。如“新闻
上一篇:互联网内容治理中的约谈制度评价
下一篇:封面人物·周小普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