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主持人在短视频媒介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思考
作者:吴倩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15  点击量:5936次
【摘要】主持人群体突破原有的局限,在短视频媒介中完成了时段和渠道的跨越;大多数个体尚处在生境适应期,在功能位上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信息输出模式;拥有天然、稳定且固化的受众基础,广告资源处理模糊,营养位单一;需要在内容、思维、需求和技术上实现生态位的分化、细分和创造;主持人群体在短视频媒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主持人网络“V”认证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在“大数据分析”“算法推荐”等网络技术的助推下,在满足用户碎片化、互动化、娱乐化需求的契合中,以“抖音”“快手”“西瓜视频”为代表的社交类短视频App已成为视频媒介矩阵中的新贵。特别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各路传统媒体的批量入驻,更为短视频平台增厚背书,产生了远超商业娱乐平台范畴的社会影响力。众多社会公众人物从试水到涌入,纷纷开通账号加入短视频阵营。以“主持人”身份进行“V”字认证注册的传统媒体主持人用户被天然地划为一个群体。这既可以看作是主持人群体自我营销或娱乐的个人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传统媒体和商业网络平台对主持人群体跨媒介传播行为的鼓励,还可以看作是拓展主持人群体职业话语空间的一次契机。本文从媒介生态位角度进行分析,并探讨由此引发的主持人在媒介融合进程中的价值思考。 一、媒介生态位理论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率先提出“生态学”概念,即“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研究者们基于生态系统论的思维方式,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并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1968年,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将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定义为“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学科。 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媒介有机体在由政治、经济、文化、受众等生态因子多维作用下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主动设置议题提高涉军舆论引导能力   下一篇:全媒体时代期刊融合发展的可能途径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3期 总第567期 出版时间 2025年3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