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是编辑的基本功
重读鲁迅《非攻》札记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25
点击量:12793次
- 收藏
-
微信版
综合性报刊编辑工作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具备高度的党性原则,较强的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敏锐的政治嗅觉、新闻嗅觉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有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是编辑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近来,结合编辑实践重读鲁迅作品《非攻》,学习鲁迅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此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鲁迅作于1934年8月的历史小说《非攻》,塑造了一个反对侵略、反抗强暴、机智善辩的古代平民知识分子形象。毛泽东主席曾认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椅。《非攻》歌颂的这一正面典型,对我们于今天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征程中,做一个为人民利益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仔细品味鲁迅小说《非攻》的语言,会发觉有许多体现了鲁迅文体的鲜明特征。这里仅结合编辑工作,谈两个基本特征。
一、凝炼简约
在《非攻》中,无论是叙述、对话还是描写,都是极凝炼简约的。以小说第一节开头为例:
子夏的徒弟公孙高来找墨子,已经好几回了,总是不在家,见不着……
……
“先生是主张非战的?”
“不错!”墨子说。
“那么,君子就不斗么?”
上一篇:关于新闻阅评稿件写作的几点认识
下一篇:掌控老年人物专访的窍门和方法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