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台融合趋势下国产法制剧的精品化发展方向
《因法之名》的价值与启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14
点击量:12831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网台媒介的深度融合不断扩大着受众的收视选择权。2019年的国产大型法制剧《因法之名》采取网台联播的形式,以“平反冤假错案”为主题,讲述了两代人为追求事实真相和维护司法正义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该剧在制作上体现了主创团队的匠心、良心和精心,从三个维度展现出了法制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启示国产涉案类法制剧在创新上应做到法理性和人文性、真实性与虚构性以及严肃性与趣味性三个方面的高度统一。
2019年4月14日,北京卫视播出45集大型法制剧《因法之名》,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制作中心同神州、唐德、伟盛等影视文化制作公司联手打造,以平反冤假错案为线索讲述两代司法工作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和观念冲突,用浓浓的人文情怀书写了时代变迁下中国司法实践和理念的发展进步。作为国内首档以“冤假错案”平反为主题的电视巨制,《因法之名》先后在台网两个渠道热播,其内容品质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剧中相关敏感司法话题,该剧又是如何进行价值引领和艺术表达的呢?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探究。
一、“三心制剧”:探析《因法之名》网台热播奥秘
《因法之名》的“三心”分别是指画面的匠心制作、剧本的良心打磨和阵容的精心配置,主创团队用高度的艺术情怀和深厚的职业素养创作了这部作品,为行业在创作、生产法制剧方面树立了高标准、新榜样。
(一)“传受协同”生产机制与画面的匠心
在当下网台融合趋势下,影视剧内容的优劣往往决定着市场运作的成效,也决定了观众接受的满意度。为了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因法之名》摒弃了以往单向的传者思维,将受众纳入生产流程中,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合力开发媒介资源,建立起一整套基于效果的内容生产机制,将受众与传者统一于市场价值的交换实践中。
在“传授协同”生产机制下,法制剧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艺术
上一篇:智媒趋势下新媒体网络新闻编辑的转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体育类报纸的发展困境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