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软传播探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27
点击量:3428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在新兴媒体蓬勃发展、人机交互产品普及的今天,思维活跃、对新兴技术和产品敏感、价值观容易受侵染的群体——大学生接受教育、收集与传播资讯的途径,从传统的教室课堂和报纸书刊为主,正在转向新兴媒体;当今新媒体语境下,“短、精、快”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明显特征,充分借力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在校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塑造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时代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总结,是当前引领社会思潮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其关注度和认同度稳步上升,但对其内容理解程度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有效拓宽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渠道,切实提高认知深度,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时代要求。
一、新媒体语境下带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困难
(一)新媒体的主客体平等性弱化了传统教育主体的主导地位
新媒体技术的主客体平等性,使得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大学生在新媒体语境下呈现出明显的认知、实践、评价和决策等四个方面的主体性,进而使传统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对等地位,二者的主客体角色定位渐变模糊;在新媒体虚拟世界里,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自由地表达个人不稳定的观点和想法,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对传统教育中处于主体地位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难和考验。
(二)新媒体的海量信息特征提升了教育内容的复杂程度
新媒体自身最大的两个优势是“海量信息”和“自主选择”,具有大众性、丰富性、快捷性的海量信息消除了知识边界,充斥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鱼龙混杂,提供了取之不
上一篇:媒体融合视域下廉政文化传播路径创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体育文化传播策略创新浅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