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的东北土地改革舆论动员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8
点击量:2478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改变了农民的阶级地位,完成了农村地区新的政权的建立,同时为东北解放战争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强大的人力保障,成为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基于传播学的视角,可以发现从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的颁布到1948年末东北全境解放期间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农民所进行的舆论动员工作途径包括:通过启蒙阶级意识实现农民政治身份符号的构建,通过诉苦斗争谋求翻身的形式达到情感上的动员,通过吸纳积极分子入党并成立基层党组织的方式完成组织上的高度整合等。
【关键词】传播学;东北地区;土地改革;舆论动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东北地区从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中脱离。东北地区的农民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双重压迫,对于翻身做主人、民主自由的渴望甚为强烈。尽管随着抗战的胜利,日伪统治下的各级政权已瓦解,但东北农村地区残余的汉奸联合地主乡绅,兼并、垄断土地,依然把持着乡村政权,继续对东北农民进行残酷剥削。作为农民群众诉求总根源的土地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发动群众的关键,满足农民群众对于土地的需要是一切斗争的前提。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从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的颁布到1948年末东北全境解放期间,东北土地改革中的文件、史料、新
上一篇:地方对外传播媒体的传播路径研究
下一篇: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文化对外传播力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