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视域下焦裕禄精神的塑造与传播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07
点击量:536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传播包括焦裕禄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意义重大。回溯焦裕禄精神六十余年的塑造与传播历程,多重媒介合作与互动、交叉与整合,从文本阐释、影像叙事、空间生产等多层面合力促成了焦裕禄精神的谱系建构、视觉转译以及地理标记与文化表达。在跨媒介视域下,整体分析多重媒介合力塑造和传播焦裕禄精神的过程,对新时代以全媒体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重要借鉴与启示。
- 【关键词】
- 焦裕禄精神;塑造与传播;跨媒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并“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1]焦裕禄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方面,焦裕禄精神本身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焦裕禄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先后被概括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2]2009年4月,习近平同志将焦裕禄精神阐释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3]。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考察时强调: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4]另一方面,人民呼唤焦裕禄精神。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砥砺品格、增长本领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历程看,焦裕禄精神的建构与传播过程通常被划分为自发、自觉与组织化三个阶段。[5]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焦裕禄精神传播的过程中,各类传播媒介合作与互动、交叉与整合,扮演着连接“精神内涵”与“受众认知”的重要桥梁。本文从跨媒介视角分析焦裕禄精神的塑造与传播,揭示多重媒介在精神塑造和传播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功能与作用,为全媒体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焦裕禄精神的文本建构
文本是一种未来的假设和
上一篇:孙瑞芹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下一篇:县级融媒体新闻服务与数字化应用场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