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孙瑞芹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作者:刘 林 王咏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07  点击量:533次
【摘要】学界对在华英文媒体工作的中国记者缺乏关注,孙瑞芹便是这样的记者中的一位。他先后在《华北正报》、《北京导报》、路透社北平办事处、《北平时事日报》等多家英文媒体任职。他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在于:从新闻实践来看,他时刻牢记记者使命,打消疑虑入职《华北正报》并认真履职,竭力避免《北京导报》沦为纯粹的宣传工具,助力国闻社在北平的外国通讯社中赢得了立场独立和观点准确的声誉,还抢先为路透社发表《李顿报告书》摘要;从新闻教育来看,他两度入燕大,为新闻界培养、输送人才;从新闻思想来看,他重视报纸社论,积极评论社会现实,并倡导完善通讯组织,促进报业良性竞争。
    【关键词】
  • 在华英文媒体;中国记者;孙瑞芹
学界围绕民国记者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忽略了在华英文媒体工作的中国记者群体。作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英文媒体中为数不多的中国记者之一,孙瑞芹从未出过国,何以半生都从事英文翻译、报道工作?又为中国新闻事业作出了什么贡献?过去的研究者从未关注,本文尝试予以回答。   一、坚定新闻从业信念   孙瑞芹,字颂鲁,生于1898年农历3月28日,殁于1971年2月14日,毕生从事新闻、教育和翻译工作。孙瑞芹出生于上海市崇明县,父亲孙继宣是个略有文化的小地主,母亲在他幼年时去世。小学毕业后,他先后于上海南洋公学和天津北洋大学求学。就读北洋大学期间,孙瑞芹不仅对英语和新闻报道产生了浓厚兴趣,还为之付出努力,这为他最终踏上新闻翻译、报道工作奠定了基础。据其北洋大学同学吴南如回忆:“当时风尚为了要直接研究外国学问,及训练学生的英文程度,凡是外国课程都采取外国大学的课本,而且教授通堂要用英文讲解,不得插一句中文解释。”[1]孙瑞芹的长女孙亦椒、四子孙亦良也说,孙瑞芹精通英语是因为“他所就读的南洋公学和北洋大学极其重视英语(除语文课外几乎全部采用英文原文教材),和他自己对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以及他过人的记忆力有关”。[2]孙瑞芹自己也说,“我对英语文学和英语新闻感兴趣”,“我自己定了任务,每天阅读大学图书馆里所有的外文报纸”,此外,还用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全面抗战时期内迁重庆的图书出版机   下一篇:跨媒介视域下焦裕禄精神的塑造与传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4期 总第568期 出版时间 2025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