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如何讲好周边气候故事:情境基础、价值建构与深化路径
以中蒙联合治沙为例
作者:阿希塔 苏日古嘎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07  点击量:547次
【摘要】气候与环境议题凭借着全球性影响、区域性协调、在地化实践等特征,成为我国开拓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领域,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在气候与环境领域合作的深入,如何讲好此类故事,助力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话语权,成为社会重要关切。中国和蒙古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连片区域之一,荒漠化防治作为两国气候治理的关键举措,不仅关系到中蒙双方在国际气候议题中的负责任形象,更切实关乎中蒙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周边外交为基点,论述了讲好中蒙联合治沙故事的情境基础,阐述其叙事价值建构及深化路径,旨在为扩展国际传播中的气候议题以及提升国际气候传播效能提供新的突破点。
    【关键词】
  • 周边外交;气候传播;中蒙合作;环境叙事;荒漠化防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和本质要求之一,而荒漠化防治是中国式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作为荒漠化大国,新中国持续开展荒漠化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方案”。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时强调,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1] 蒙古国是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蒙两国地理环境相似,共享边境,毗邻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成为影响两国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蒙两国就开始了联合治沙实践。近些年,随着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蒙古国“十亿棵树计划”等政治议程接轨,中蒙联合治沙成为我国在国际气候议题中塑造大国形象,创造优势舆论的重要机遇。 本文以中国与重要邻国蒙古国已开展几十年的联合治沙实践为依托,在气候传播视域中,探究如何以提高国际传播效能为导向讲述好中蒙联合治沙故事。   一、讲好周边气候故事的情境基础   (一)共存的环境问题是讲好周边气候故事的现实支撑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新地方感”驱动下地方戏曲传播的   下一篇:作为情感的“人民性”:解读“勿忘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4期 总第568期 出版时间 2025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