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黄河文化大IP传播研究
作者:孙璐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6-27  点击量:1852次
【摘要】黄河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从积淀深厚的黄河文化中提炼文化符号,打造黄河文化大IP,是推进黄河文化传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赢选择,更是提高文化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最佳途径。在千年古老文化的积淀下,深挖黄河文化内核、塑造文化名片、创新传播新媒体赋能、合力打造全媒体传播平台,以文化创意打造黄河文化传播新路径,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提升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和文化品牌影响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1]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战略性部署。[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包括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共同体成员对中华民族利益的认识和维护,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祖国统一、民族交融和情感维系的思想基石。而文化认同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是构建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决条件。 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孕育演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理性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是重大国家战略。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3]   一、黄河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意义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母体和主干,一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清俗纪闻》中的中国式物候文化思   下一篇:“媒体+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现状及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7期 总第571期 出版时间 2025年7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