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视野下的艺术展演
以陈靖姑文化节为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3-06
点击量:1646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大众传媒为民间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陈靖姑文化节发源于国家非遗“陈靖姑信俗”,现代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原本的文化体在传播文化、传播场域和传播时空三个维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从传播的视角,以陈靖姑文化节为实例,通过分析媒介在传播“新”民俗中发挥的效用,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艺术展演的意义与价值。
2008年“陈靖姑信俗”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以节为媒,在宁德古田县举行一年一度的文化交流活动,至今已连续开展十五届。陈靖姑文化节作为连接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华侨的精神纽带,以艺术展演的形式,通过电视直播、网络APP等传播媒介,拓展了民间信俗新的文化空间。本文从传播的视角,以陈靖姑文化节为实例,通过分析媒介在传播“新”民俗中发挥的效用,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艺术展演的意义与价值。
一、陈靖姑文化节缘起
福建省古田县政府为弘扬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精心打造了陈靖姑信俗文化品牌,并于2002年举办陈靖姑文化节。2008年“陈靖姑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自此陈靖姑信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逐年扩大。2009年伊始,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联合举办“海峡论坛”。2011年古田陈靖姑文化节成为该论坛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年举办一次。十余年来,具有传统民俗的陈靖姑文化节已经成为集传统祭典、进香祈福科仪表演、民俗风情展示、歌舞情景表演等多板块为一体的综合型艺术展演。与此同时,举办方还与当地电视台、网络APP等媒体合作,通过电视直播和网络视频平台向全世界播出,受到台胞以及海外华
上一篇:人工智能背景下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路
下一篇:说服理论视角下抖音短视频对地域文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