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中国的“他者”之声:《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叙事经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3-28
点击量:2165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事关国家形象塑造和国际话语权争夺。基于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手新民晚报社制作的百集融媒体产品《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从叙事主体、叙事内容和叙事方式三个层面分析“他者”视角下讲述中国故事的策略运用,进而阐述“他者叙事”在对外传播中发挥的独特价值。同时,对“自我陈述”与“他者叙事”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要把坚持“自我”立场与正视“他者”角色结合起来,共同形塑国家形象。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讲好中国故事包含“自我陈述”与“他者叙事”两个视点维度。而当下中国故事的讲述视角正经历着由“自我陈述”转向“他者叙事”的变化过程。西方构建主义观点指出,国际政治行为体与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构造的联系。由此可见,“他者”视角建构出来的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等形象,会对国际社会的认知和理解造成深刻影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语境下,国家形象塑造不仅需要“自我”不断确认,更需要在与“他者”交往过程中来重新观察、审视“自我”,以此实现让中国了解世界和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双向目标。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同时也是上海解放七十二周年。上海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因此,讲好上海故事可以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代表。在此契机之下,《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融媒体产品通过从“他者”思维惯性和价值理念出发,讲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下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故事,努力破除他国民众在长期负面报道中形成的对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人民的刻板印象。在新时期“创新外宣”理念指引之下,《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融媒体产品积极转变叙事视角,试图让对外呈现和“自我”认知更为立体与生动。聚焦其文本内容,整理其叙事策略,以期为如何用“他者”视角打动人心,讲好中国故事提供相关思考。
上一篇:多模态·融媒体·新实践
下一篇: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实践逻辑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