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微信群表达失范及其边界
作者:万晨 靖鸣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8  点击量:2503次
【摘要】微信群拓展了新的交往方式和信息交流空间,“一人多群”已是网络群体生活的新常态。微媒介为实现和扩展自由表达提供了技术条件,创造了新的表达场域,构建“我们”的集体认同。但在“虚实合一”的微信群聊空间里,编造网络谣言、发表不良言论和违法言论等失范现象频频发生。从法律、伦理和纪律角度分析构建指尖的表达边界,应规范微信群的信息表达,坚持“以保护与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制定群体内相应的规范准则来影响和控制成员,即群主履行管理责任,做到权责一致;群友遵守法规、文明表达,进而推进互联网群组信息表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群组;新媒介赋权;表达权 一、技术赋权语境下的互联网表达   在移动迅捷、互动频繁的媒介化社会中,传统媒体“单一发声”的垄断局面逐渐被打破,互联网能够对民众进行赋权,扩展他们的政治参与和网络表达的渠道。在西方学者看来,赋权理论带有鲜明的实践特征,是一种弱势群体行动与特定社会政策框架之间的作用过程,从而达到维护社会正义的目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扩散和应用,使得赋权理论找到了新的勾连。在福柯等思想家的权力概念框架中,师曾志、杨睿提出“新媒介赋权”是一种传播与权力博弈的过程,强调多元主体在传播中产生、实现或消解、丧失其统治与支配的能力。[1]目前一些国内学者通过观察边缘群体如何使用新媒体技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5.00
上一篇:媒介公共性的神秘主义理论   下一篇:从网络舆论传播热点事件看公权力约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5期 总第569期 出版时间 2025年5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