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傅立鱼任编辑长时《泰东日报》社论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28
点击量:2543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泰东日报》是近代大连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刊于1908年,在东北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力。通过对1913年到1928年爱国人士傅立鱼任编辑长时《泰东日报》的257篇社论进行研究,发现其版面设计的特点和偏向政治类议题的题材选择倾向;通过分析其社论对政府、社会、国人(华人、百姓)、日本几个词的运用可以发现,《泰东日报》社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当时腐败低效、不受信任的国内政府,混乱动荡、日益凋敝的社会状态,生活艰辛、饱受差别待遇的华人百姓和政治稳定、生活优越的东邻日本。这些对了解和还原当时的社会状态和百姓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泰东日报》;社论;傅立鱼
一、《泰东日报》及傅立鱼其人
《泰东日报》创刊于1908年11月3日,为大连地区最早创刊的中文报纸。它由大连华商公议会发起,中国人集资创办,首任社长为中国人刘肇亿。《泰东日报》发行37年,1945年10月上旬终刊,发行时间基本横亘了大连作为日本租借地的全过程,是东北地区出版时间较长的报纸之一[1]。
《泰东日报》能够发展壮大,立足华人百姓,发表进步言论,与在1913年到1928年间担任该报编辑长的爱国人士傅立鱼有分不开的关系。傅立鱼,字新德,别号西河,安徽人。他1904年曾留学日本,其间结识了孙中山、陈独秀等人,后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是一名具有进步思
上一篇:媒介报道技术热的成因与反思
下一篇:试论新媒体时代网络段子的特点与功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