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类新闻”的理论虚构与泡影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7
点击量:786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后人类”与“后人类新闻”都是不着边际的虚构。由于对当前智能新闻技术的曲解,把新闻智能机器视为新闻主体,全球新闻业呈现出典型的“后人类”趋势。这类虚幻的想象违背新闻实践和新闻活动的理性,种种空洞的想象无一不化为知识泡影。
- 【关键词】
- 后人类;后人类新闻;新闻智能技术;新闻的理性
美国作家与文学批评家伊哈布·哈桑1977年提出“后人类”[1]这一概念,西方先后有300多篇文章和13本专著对此展开争论和探讨,相继出现了后人类身体、超人类、后人类时代、后人类媒介、后人类主义、后人文主义等概念。直到目前,西方还没有人使用“后人类新闻”这一用语,我国新闻学研究却轻率地抛出posthumanjournalism这一语汇。尽管有的文章以“后人类时代的新闻”缓解“后人类新闻”的诘屈聱牙,但仍让人感到费解。究其原因,“后人类”一词的含义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人类到底是何种人类还是非人类?稍有人类学常识的人都坚信,“后人类”不过是一种杜撰,根本不存在也不会出现,“后人类新闻”只能是一种虚构。西方创造的posthuman一词已有45年历史,至今没有收入英语权威词典,因为它仅“适用于识别非常不同的哲学和理论立场,从技术进步立场到对技术决定论持批评态度的观点”[2]。脱离西方学术背景,贸然提出“后人类新闻”(posthumanjournalism)不仅毫无根据,也不符合posthuman产生的语境,更谈不上它能“理解数智时代新闻实践演化的规律”。
一、对“后人类新闻”的虚幻想象
如果认为,全球新闻业呈现出典型的后人类趋势,人工智能成为关键的新闻行动者,那么,将技术视为与人类主体泾渭分明的观点,才能准确理解人工智能在新闻生态下崛起的本质。这一结论不仅符合人工智能生成新闻的现
上一篇:封面人物·纪莉
下一篇:网络违法信息的范围与判断标准比较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