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隐忧及应对策略
作者:于天姝 顾理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27  点击量:1049次
【摘要】人工智能正在变革新闻生产,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但也带来新闻从业人员失业风险、新闻报道信息质量等问题。自动化新闻和人机协作的模式各有优势,AIGC模式更为新闻内容生产提供了新的解法,但算法偏见和假新闻并未消失。通过理性对待技术带来的变化,新闻工作者需适应新角色,平衡技术益处与潜在问题,以确保新闻行业在数字时代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新闻生产;人机协作
一、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   自2001年人工智能进入新闻传播学界的视野以来,“自动化写作”“新闻视频自动生成”等提高内容生产效率的未来愿景逐步成为现实[1]。智能技术,例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虚拟现实等,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生产的格局[2]。“自动化内容生产”将传统新闻生产者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出的时间和精力能够用于更具创造力的实践中;以AIGC为核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例如ChatGPT的应用打破了“弱人工智能”时代的魔咒,通过人机耦合赋能新闻生产。 (一)解放重复工作,赋能新闻生产 人工智能依托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以及AIGC等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新闻内容生产中,并通过实现新闻内容创作各个环节的自动化生产和人机协作,在降本增效的同时,优化新闻生产力。 国内外新闻生产机构早已布局各类型的新闻自动化生产。国际上,《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软件可根据模板与关键词完成稿件编写,其内容具有专业的评论语气和明晰的逻辑。在国内,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在擅长的体育和财经领域只需要3—5秒钟便可完成记者需要15—30分钟才能完成的内容。人工智能利用算法程序,完成了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故事化叙述与文本生成。传统的内容生产者只需要参与最初编程或最后的内容审核环节,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释声与致幻:听觉文化视阈下短视频   下一篇:琐碎与日常:社交媒体中涉外文化争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5年第5期 总第569期 出版时间 2025年5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