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元宇宙电影的媒体考古研究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9
点击量:2100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科幻电影为元宇宙提供媒介载体以及主观的影像表达。诺兰的电影作品融合当下电影技术,多呈现时空畸变的科幻设想,直观展现元宇宙的不同形态。元宇宙作为传播技术下的产物,应将其放在媒体技术的发展史中去感知元宇宙形态的变化。从元宇宙的样态、内涵以及创作背景三个角度对诺兰指导的元宇宙电影进行文本分析,探究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现实环境的变化对元宇宙呈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诺兰对元宇宙的影像建构具有阶段性特征,与电影技术的进步呈正相关。与此同时,虚拟与现实的对抗必然引发有关主体的自我确认,“以人为本”是构建元宇宙未来生态图景的基本点。
一、研究缘起:元宇宙呈现与电影技术的关联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是现实环境的再现,代表人们对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深度向往。目前,学者对元宇宙这一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但多涉及时间空间。本文对“元宇宙”概念的理解不局限于虚拟空间,而是进一步拓展其外延,将平行现实空间的其他空间统称为“元宇宙”,此种界定有利于梳理元宇宙样态的变化与媒体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元宇宙作为数字技术迭代的产物,当它以可感知的虚拟空间存在于现实社会时,应将其放在媒体技术发展的历史下去考察。媒体考古学显然是颇为可行的视角。媒体考古学围绕技术与需求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综合考察,将技术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揭示媒体传递内容之外的意义。电影作为“非言语的经验形式”,可以将“超现实”搬进艺术创作中,通过电影技术与大荧幕向观众提供虚拟和梦境的内在世界。媒体考古学认为“在电影影片中,那些技术中已经流逝了的时间,又随时可以重复出现,某个过程或者事件的时间箭头,可以被逆转过来,已经成为虚拟信息的时间空间,可以彼此叠加,可以得到延伸或得到加速”。[1]于是,电影技术满足人们利用“数字身份”在虚拟世界进行互动的体验。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作为利用电影技术,打破传统电影时空结构的奠基者,其作品具有明显的元宇宙特征。本文通过研究诺兰元宇宙电影,把元宇宙置于媒体考古学的谱系中,有助于重构
上一篇:中国女性离婚短视频中的自我呈现与
下一篇:新媒体视域下黄河景观的传播困境与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