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书出版产业市场行为的政府规制研究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06-20
点击量:3363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中国出版业既对提高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因而,我国政府一直对出版业给予直接规制。但我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政策和法律并不完善,电子书出版领域甚至出现缺乏监管状态。研究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从价格、电子书号、格式标准和版权保护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诸多企业的市场行为以及政府对其的规制。
- 【关键词】
- 电子书;价格;电子书号;格式标准;版权保护;规制
在产业组织学中,政府规制(regulation,亦译作管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以矫正和改善市场机制内在的问题为目的,依据法律对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行为予以直接干预的政策。[1]出版业既对提高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因此,我国政府一直对出版业给予直接规制,且规制的内容广、程度深、手段严。但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对出版业的规制政策和法律还不完善,在电子书出版领域甚至出现监管缺失状态。
笔者以产业组织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价格、电子书号、格式标准和版权保护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诸多企业的市场行为以及政府对其的规制,并对其优化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电子书的价格规制
在我国电子书出版市场,免费图书和无版权图书是个人消费市场中的主体。对于政府管理者和电子书出版商来说,如果电子书定价过高,势必会降低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定价过低或者任其免费销售,会造成消费者“哪里免费去哪里”的局面,不利于读者付费阅读习惯的培育,也有可能会造成内容提供商的利益损失甚至影响纸质书的销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电子书产业对于价格的规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调整的更新状态。最开始的时候,采用“批发制”。以亚马逊开创的电商
上一篇:数字化图书营销中的“柠檬效应”及
下一篇:全媒体时代文学期刊的应对之策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