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我国出版业的四个变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06-20
点击量:3366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转企改制之后,我国出版业完成了内部体制上的变革。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则改变了出版业的外部环境,引起了不小的变动。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资本领域,互联网巨头的进入与众筹的问世;产品开发领域,由单一出版形态转变为IP策略的全版权模式;阅读形态领域,电子阅读终端在兴盛几年之后,引起了纸质图书的回潮;发行领域,全球市场的拓展。
- 【关键词】
- 新媒体;出版业;众筹;IP模式
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业在体制上面临的最大变革莫过于转企改制。201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明确了“核销事业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进行企业工商登记注册”的改制目标,对发轫于2003年6月的出版业改制发出了最后的冲锋令。此后两年时间之内,除人民出版社等两三家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外,我国出版社全部注册为企业法人。如果说转企改制属于出版业内部体制更新的话,那么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则使出版业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引起了我国出版业从资本到内容、从渠道到产品等多方面的变革。
一、资本:跨界联合与众筹的诞生
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之后,资本问题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为了能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长袖善舞,不少出版机构都在资本上做文章。早在2008年11月18日,安徽出版集团组建的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A股借壳上市,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主业第一家整体上市的出版企业。此后几年间,江苏的凤凰传媒集团、湖北的长江传媒集团、河南的大地传媒集团等诸多出版企业相继上市。如果算上2007年就带着编辑业务试水IPO的北方传媒集团,可以说,当前的出版企业寻求上市获取资本成为业内的一个常态。诸多上市出版企业的共同特征在于大都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虽然从事业单位变为企业单位,进入的却是国企行列。因此,在上市之
上一篇:把评论打造成报纸的名片
下一篇:数字化图书营销中的“柠檬效应”及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