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基于网络圈群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作者:穆冬霞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15  点击量:1068次
【摘要】网络圈群因其建立的便捷性、交往的方便性深受青年学生喜爱,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渠道,给学习与交往带来便利。但网络圈群的壁垒区隔了主流价值观引领,圈群信息聚集、言论自由、群体利益驱动等极易促发学生群体极化,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影响校园安全与稳定。新媒体时期高校应借势而为,充分利用多渠道、多样态的传播机制,突破圈层壁垒困境,了解学生民意、营造和谐网络交流空间。
大学生是紧跟信息时代发展且思想活跃的群体,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表达意见和建议,尤其网络交互平台深受大学生欢迎并广泛使用,从较早的QQ、百度贴吧、豆瓣网,再到微博、微信、抖音,逐渐形成以“圈子”为特征的“网络圈群”,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主要阵地,但同时也成为舆论的放大器,是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主要渠道。从客观现实来看,网络圈群适应大学生个性化情感表达的需求,是自由成长空间的网络化延伸,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网络圈群,接受其为网络舆情治理带来的挑战,同时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多样性与交互性,掌握网络圈群的舆论场域状况,关注大学生社情民意,做好主流价值观的多样化传播,有效进行网络舆情疏导。   一、高校网络圈群的特征   网络圈群是随信息技术发展,以微信、微博、QQ、论坛等网络社交平台为载体形成的网络社交圈子,圈子成员往往以共同的专业、爱好或价值取向等聚合在一起,进行信息共享和学习交流,形成主动、高效的网络沟通互动。高校网络圈群是学生因特定动因聚集而成的群组,因而群体利益趋同,信息交流频繁,且成员普遍受信息影响较大,从众心理严重,容易引发高校网络舆情。 (一)圈群类别多样,信息交流便捷 大学生网络圈群本是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组建起来,或根据兴趣爱好主动加入,形成同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城市品牌形象传播的文化意象建构研   下一篇: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节目的创新路径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5期 总第557期 出版时间 2024年5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