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留给“后浪”的路标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4
点击量:2652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亲历,亲为,亲身的体会,董林同志总撰稿的《背景与背后新闻是如何做成焦点的》一书,站在互联网新闻实战的前沿,讲述了一个个经典的新闻案例,披露了新闻报道的时代背景,总结了媒体转型的内在规律,为我们观察20年媒体转型、互联网发展,做了新的注解。这部作品鉴往而知来,给“后浪”留下了路标和坐标。
一、寻找政策与民意的共鸣点
毛泽东曾在1959年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政治家办报”思想,强调“办报也要多谋善断,要一眼看准,立即抓住、抓紧,形势一变,要转得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媒体要善于主动设置议题,一切报道都要“从大局出发,体现大局要求”。
党的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对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要求。新闻报道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一个“写”的问题,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变化,探索新闻事件背后社会发展的走向、意识形态的风向、政治变革的动向、政策变化的方向,围绕大局开展工作。同时,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必须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准则。一方面要真实、全面地向人民群众报道新闻事实,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贯彻到他们当中去,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又要真诚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呼声、意愿和要求,引导和鼓舞他们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背景与背后新闻是如何做成焦点的》一书讲述的“组织性报道”案例“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就实现了政治背景和民意厚土的充分结合。
创办于2007年
上一篇:论浅阅读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
下一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出版行业转型研究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