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党报提升读者黏性新范式探析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8
点击量:3021次
- 收藏
-
微信版
【摘要】网络社会的去中心化和注意力资源的分散化和阅读碎片化,正快速地改变着传统媒体的传播样态。社会传播资源的不断丰富,使得传播者要想达到一定的传播目的,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生产出受众喜闻乐见的产品。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及其新媒体要想在网络信息泛滥的背景下,更好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就必须优化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在及时发声、提供刚需、群众角度、讲好故事、反馈互动等方面做好功课,不断增加读者黏性,形成新的报道范式和形态。
新媒体环境下,人的阅读越来越向互联网转场。新闻传播也呈现出人际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受众身份越来越向用户身份转换,其思想观念愈加多元、新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个性化需求越来越丰富。新的传媒业态要求党报必须转移主阵地,放弃我说你听,“大水漫灌、不问收成”的传播理念,注重平民化、个性化传播,做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引领、能够准确反映时代精髓,能够打动人心的新闻作品,从而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受众需求,进而带来人气,做到成风化人。
一、有引领、有担当——靠提供刚需、及时发声引导读者
党报姓党,这决定了党报及其开发的新媒体刊载的内容以时政类新闻信息为主,2017年6月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施行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文规定,时政类新闻信息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这些公共信息和突发事件一般题材重大,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涉及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因而构成了公众的阅读刚需。面对信息泛滥的互联网,那些先进理论、正确思想、权威信息、可靠数据永远都是读者最需要的。党报及其新媒体要旗帜鲜明地传播党的声音、传播正能量,成为时代发展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真正做到为民立言、为民发声、引导舆论、引领风尚。
真正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