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河南19家党报报头来历及变迁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8
点击量:3040次
- 收藏
-
微信版
报头,是一报之首,代表一张报纸的品位和风格。鉴于报头的重要地位,媒体大都请伟人领袖、高官政要、名人大家题写报头或选择他们的手笔墨宝制作报头。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河南党报的报头也是文化味十足。河南现在一共有省市党报19家,这些党报的报头有的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有的是郭沫若题写的,有的是穆青题写的,有的是邵华泽题写的,有的是启功题写的……有的是选用王羲之的字,有的选用的是鲁迅的字。这些报头集文化、艺术与思想于一体,是全国报业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一、毛泽东题写的报头及“毛体”报头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才华横溢、自成一体的书法家。他挥笔题写的报头,堪称是一部难得的书法宝典。[1]《河南日报》《郑州日报》《洛阳日报》的报头均由毛泽东题写。《新乡日报》《濮阳日报》的报头虽不是毛泽东直接题写,但使用的是“毛体”。
(一)《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是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1949年6月1日在当时的省会开封创刊,现在用的报头由毛泽东题写。1949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几位河南代表请毛主席为《河南日报》题写报头。经代表们的再三请求,毛泽东终于答应了下来。他一共书写了四组“河南日报”报头,并在自上而下的第一组和第四组“河南日报”的右下角各画了一个
上一篇:搭建学术平台 推动学科建设
下一篇:浅议行业报向产业报转型发展的基本
2018人打赏
会员登陆
热门排行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