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文化书写与情感表达
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的叙事策略研究
作者:袁昊姝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30  点击量:4258次
【摘要】《中国影像方志》从民族身份与集体归属、历史影像与现实表达、宏观视野与微观叙事、共性诉求与差异话语四个方面建构叙事框架,准确把握住了方志史料在文本形态的转换过程中由符号到影像的文化书写路径,实现了历史情感的当代表达,这为文化类型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叙事思路。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邑者以志为鉴”,贯通古今,国史与方志一起被视为传承中华文明、见证时代变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记录载体和文献资料。2017年5月28日,恰逢中国端午节,大型方志题材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在央视综合频道正式播出,片子紧扣“为时代而歌,为人民立传”的核心主题,以现代影像手段和全新的视角重新揭开并深刻诠释了尘封已久的地方志史与华夏民族、中华文明之间互融共生的内在关系。《中国影像方志》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历史机遇,大胆创新,在题材选取、文本组织、结构框架、表现形式、修辞叙事、美学价值等诸多方面积极进行革新和探索,站在“从中华文明的角度解读地方志、从地方志的角度彰显中华文明”的高度诠释方志独特的深刻时代内涵、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   一、民族身份与集体归属   对于方志题材纪录片而言,最为关注的核心点是民族性与民族主义的建构问题,这是由方志的地方性与时代性特征决定的。就民族性而言,它的重要构成要素无疑是民族身份,而民族身份的产生与形成又建立在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基础上。在《中国影像方志》中,民族性的主要体现方式是通过展现地方特有的文物古迹、经典剧目、自然景观、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能够象征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进行身份构建。从内蒙古宁城的评剧、古生物化石群到中国最北端黑龙江漠河的“极寒之旅”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大运河文化传播路径探析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郑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3期 总第555期 出版时间 2024年3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