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新闻舆论促进新市民文化心理调适的作用与路径
作者:宋淑芬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8  点击量:6097次
【摘要】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升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一批农民成为新市民,快速城镇化与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深厚沉淀的反差,使得新市民在城镇中存在心理不适,影响城市社会文化的正常发展,通过分析新市民心理不适的现象与原因,提出新闻舆论要发挥引领作用,在促进新市民文化心理调适中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并探索出了新闻舆论促进新市民文化调适的作用途径,为新闻舆论工作者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村来到城镇成为新市民。由于入城的速度快、数量大,新市民如何适应城镇的生活成为越来越需要关注的问题。 新市民在空间上成为城镇人已经实现,但要在文化上、心理上成为城镇人,则面临较长的过渡期,其间出现的隔阂与矛盾,容易形成各种社会问题。因此,新市民过渡期的文化心理调适需要引起各方面足够的关注。其中,新闻舆论在新市民文化调适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引领作用。   一、城镇新市民的文化心理问题表现   (一)新市民的城市身份认同感危机 学者李蓉蓉研究指出[1],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产生身份认同的危机,主要体现为身份认同的三重困境,即“二元模糊”“时空割裂”与“意愿游离”的三种身份认同危机。 所谓“二元模糊”是指新市民自我认知上的“既是农民又是市民”或者“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市民”的双重身份特点,在自我身份认同上存在模糊与犹豫。所谓“时空割裂”是指“不管环境、户籍如何变化,我就是认为我是农民”的“认同定式”,即“内农外城”的状态,带来观念与行为上的不一致。所谓“意愿游离”是指新市民表面上不想改变农民身份,也无成为市民身份的意愿,然而实际内心意愿却与外在表达相违背,呈现个人意愿的认知分裂。 新市民这三种身份认同危机会带来不同程度的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战“疫”背景下媒介报道对河南区域   下一篇:基层社会治理视域下公益实践传播内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2期 总第554期 出版时间 2024年2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