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试论“微文化”现象的社会寓意
作者:于晓利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04  点击量:2468次
【摘要】“微文化”是一种基于媒介技术逻辑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发展与兴盛,和经济、文化、技术等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技术逻辑,从全民娱乐、文化博弈和媒体生态三个角度对“微文化”现象所反映的社会寓意进行解读,以期剖析这种文化现象背后所隐喻的社会力量,为有效利用和规范“微文化”平台的发展提供借鉴。
微文化是微时代的具象缩影,也是碎片化的精神延伸,更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在时间层面上,“微”就是短,一会儿、一下子;在信息层面上,“微”即是少,寥寥几句、内容不多;而在哲学层面上,“微”则是“万物之源”,物质与意识的源头。随着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完整的社会时间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无节制的“压榨”欲望,也将自身深陷无限的碎片化社会环境当中。“微文化”的媒体生态和技术逻辑日益成熟,只言片语的文字交流、短小精悍的视频传播,构建了一幅精妙绝伦的当代新媒体文化奇观,而且这种奇观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一、“微文化”的概念界定   “微文化”的出现与新媒体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CNKI的“微文化”关键词检索可以清晰地发现,有关该话题的研究,从2010年《青年记者》上发表的《从微博看当前的“微文化”传播》开始,到2013年开始发力,研究论文达到了52篇;2014年之后,每年有关“微文化”的研究论文数量基本都维持在130篇以上。其实,“微文化”现象是伴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而衍生的社会现象。 从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角度来看,有人认为“微文化”是“一种积聚的力量,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间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1];从文化传播文本的角度来看,有人则认为,“微文化”就是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试论信息化背景下出版融合的演进路   下一篇:古装剧中的礼文化表达及其传播价值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3期 总第555期 出版时间 2024年3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