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叙事之“道”:中国故事的“中国式讲述”
作者:陈燕侠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01  点击量:2571次
【摘要】中华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实体,蕴含了古老深厚的叙事传统,叙事之法总是指向潜在的文化哲学和叙事之“道”,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密码。基于中国叙事学的高文化浓度,中国故事的当代传播应融合中国传统的“叙事之道”,立足于中国故事的叙事学建构,确立“中国式”讲述理念。中国传统叙事诸要素中,意象叙事隐藏着“中国式讲述”的文化本能,文本结构创设了“中国式讲述”的生命时空,叙事视角包含了“中国式讲述”的独特体验。
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异质性存在,使其对宇宙人生现象的体认有不同的视角和思路。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异质、异源、异流之差异,在不同的“第一关注点”之下生成的知识形态和文化眼光也相应不同,并形成不同的规范系统、意义系统和表述系统。西方叙事学强调文本的内在分析,将叙事文本视为独立的封闭体系,其在叙事层次、视角、时间等方面的研究创新性突出。同时,因其摒弃社会、历史和心理因素,从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地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研究,难以经受来自社会历史和文化哲学的质疑,也令人对西方叙事学的“世界性”产生怀疑。而中国的叙事传统古老深厚:最早的叙事始于商代卜辞,其简短实用的叙事文字隐藏着多元散漫、隐晦神秘的思维方向;朱熹将中国叙事追溯到《诗经》;刘克庄《后村诗话》将乐府长诗纳入叙事考察的范围;叙事作为重要的历史书写策略的确立,是唐代刘知几的《史通》,书中使用“叙事”共43处并设《叙事》篇;明清以后,人们对于叙事智慧的体认扩展到了小说戏曲。中国叙事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则可追溯到《三国志·魏书》:“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精准的叙事能力正是新闻非虚构叙事的应有品质和一贯追求。 中国叙事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审美风貌,叙事之法直接或间接地指向潜在的文化哲学和叙事之“道”,对叙事作品的阅读亦成为破解文化密码的过程。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中华古诗词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创   下一篇: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3期 总第555期 出版时间 2024年3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