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播对策
作者:郭 丽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3-20  点击量:12457次
【摘要】新媒体时代,文化信息的传播受到传播媒介技术变革的深刻影响,也给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托元杂剧《赵氏孤儿》进行的现代改编创作就是传统文化转化的一个生动例子,在受众中产生了差异化的文化传播效果,主要受到文化价值观、艺术表现手段以及传播媒介的影响。适应当代社会场景,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影响力需要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信仰,处理好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表达形式的衔接,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体在文化转化中的功能和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包含历史传承下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在世代传承创新中不断积累并向前发展,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当代价值,是增进全民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石和精神源泉。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命题,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传播趋势下,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需要适应鲜活的当代社会场景,借助现代表现形式重塑和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化   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技术变革深刻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途径,媒介融合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更为高效便捷,但也给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诸多现代改编就是传统文化转化的一个生动例子。 在先秦典籍中就有赵氏孤儿故事的相关记载,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进一步丰富了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元代纪君祥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人物形象塑造鲜明、性格饱满,蕴含着追求正义、坚韧顽强的民族价值观,“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1],成为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后,我国兴起了一阵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现代改编热潮。在原有《赵氏孤儿》故事的基础上,通过传统戏曲、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先后对赵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移动互联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探析   下一篇:从格雷马斯的叙事理论分析电影《战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3期 总第555期 出版时间 2024年3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