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礼物交换:微信红包的媒介人类学解读
作者:王 闯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27  点击量:3855次
【摘要】知网阅读链接: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filename=XWAH201808018&dbname=CJFDLAST2018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红包向虚拟红包转型,“微信红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礼物交换”的人类学理论出发,并结合深度访谈法,认为微信红包作为一种礼物交换的媒介,具有游戏性、功能性和情感性,表现在集体狂欢、社交礼仪和人的延伸之中。微信红包跨越时空局限,交换着数字化的货币,也传递着祝福与问候,它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关系,延续礼物交换的礼俗,传承中国的礼文化。 【关键词】微信红包;礼物交换;媒介人类学 “礼物交换”是一种古老的社会习俗,从待人接物到婚丧嫁娶,从日常交际到国际往来,礼物交换延续至今,几乎渗透到了人类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红包”是独具特色的中国礼俗,也是礼物交换中最为常见的媒介。传统红包是实体的礼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红包走向虚拟化和数字化,“微信红包”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微信红包为研究对象,从“礼物交换”的人类学理论出发,并结合深度访谈法,考察微信红包的媒介特征和交换意义,透视网络技术作用下中国礼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一、文献综述 “礼物交换”是一个重要的人类学理论,源自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在莫斯的经典著作《礼物》中,他提出礼物的交换之所以能够实现是由于“礼物之灵”,礼物之灵是某种灵活而不凝滞的东西。莫斯以毛利人的“豪”为例,“即使礼物已被送出,这种东西却仍然属于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 论微时代文献信息传播的特征   下一篇:用红色文化构筑河南文化高地的传播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