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彰显传统文化 凸显诗性气质
——试论米哈尔科夫诗电影的本土化启示
作者:董小玉 洪亚星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5-10-20  点击量:2890次
【摘要】俄罗斯电影大师米哈尔科夫擅长在电影中承扬文化传统,使用多元镜头讲好影片故事,追求民族性、艺术性、商业性浑然一体的创作境界。这种创作经验对于当前中国地位尴尬的诗电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重视文化传统与集体记忆的“代入”,注重多元镜头在叙事语言中的穿插,发挥抒情功能的同时强调叙事因素,走出一条兼具文化性与观赏性的路子。
    【关键词】
  • 电影创作;诗化电影;文化传统
一、揭开诗电影的神秘面纱   20世纪20年代,被誉为“银幕诗人”的早期法国电影先锋派创作者认为,电影应如抒情诗般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使想象得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驰骋”[1]。如理论家伯克莱主张“影片应该成为诗”,慕西纳克认为“电影最完善的体现,是电影诗”。同一时期,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也提出:“在文学里的诗只拥有精美的言语和风格,只能运用隐喻和对比的手法,这是‘表现手段很有限的诗——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在电影中,诗才得到了光辉的体现。”[2]电影大家一系列的主张成为诗电影诞生的理论基础。自此,诗电影作为一种关于电影的创作主张和艺术样式,正式走进人们的视野。 北京电影学院宫林教授在《中国电影美术史》中说:“诗电影是指有别于‘戏剧电影’复杂的戏剧矛盾冲突,淡化情节,在银幕上运用诗的语言、结构、节奏所进行的诗画意境的探索,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影片。”一般而言,诗电影采用淡化故事情节和弱化戏剧冲突的叙述方式,注重蒙太奇的场面调度,追求抒情写意功能,重视个体感受及面向内心的感官体验。 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苏联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0.01
上一篇:媒体融合时代危机传播的宗旨、原则   下一篇:提升电视主题报道舆论引导能力的新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