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全媒体视域下的公益传播
探索构建“人人公益”格局的可能路径
作者:孙智华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10  点击量:887次
【摘要】全媒体的全民属性将有助于打造一个所有人都能够参与的公益社会,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公益传播实践并未做到贴合媒介属性,且缺乏相应的媒体意识,这种现状严重降低了公益活动的传播效能和社会影响力,极大阻碍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从全媒体公益宣传及作用原理、全媒体资源整合、传播模式创新以及元宇宙和大数据四个方面探讨全媒体时代的公益事业发展的可能路径,以期达成“人人公益”格局的根本目标。
一、全媒体时代的公益传播   所谓公益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公益为目标或以公益为内容的传播”,其作用原理在于唤起受众心中普遍的同情心。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传媒学教授索蒂罗维奇关于媒体宣传和公众对公益计划支持度的关联研究中,研究小组调查了来自不同性别、年龄、种族和阶层的上千位媒体受众后得出结论,以有线电视新闻和娱乐节目为代表的缺乏情境的公益宣传对公众的公益计划支持度呈现负面影响,而使用个性化的媒体内容,主要是以贫困为主题的社交媒体宣传则对公益项目的支持度有着重大的正面积极影响。[1]这意味着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的情境设置在传播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索蒂罗维奇的研究还表明了公众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道德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来自于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所提出的人类价值的自我实现理论,正如罗素在晚年所指出的那样,“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支配着社会的价值观念。这在郑强有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县域志愿者激励机制的调查研究中也得到了证明,[2]即公益传播的内容创作需要遵循一个规律,就是激发受众的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符合全媒体时代传播规律的公益内容和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于公益事业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信息渠道单一、时效性滞后、互动性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融媒体场域中国家形象海外传播与创   下一篇:体育解说属性、功能鸿沟及风格演变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