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大英国人事略说》及其大清旅行
中文小册子跨语际实践中的译介与传播
作者:白 素 谢庆立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1  点击量:900次
【摘要】1831年,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大班马治平(Charles Majoribanks)撰写了一篇介绍英国人性格特征的文章,传教士马礼逊将其翻译成中文小册子——《大英国人事略说》,小册子在大清民众、官员与道光皇帝之间广为传播。现对小册子的传播话语展开文本分析,从传播的话语视角,对小册子传播形式、传播内容和传播实践进行考察,分析小册子的话语在中英文版本中的差异呈现。这些差异的形成可在中西观念对比中找到答案。
19世纪二三十年代,来华宣扬教义的传教士印刷宗教小册子,在中国沿海城市传播。这些印刷品是西人突破中英之间交流障碍的重要工具。对此,笔者着重探究在中西文化差异的背景下,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翻译《大英国人事略说》小册子过程中的跨语际传播实践。笔者发现,为达到宣传通商贸易的目的,这本小册子建构了一个混合着商业贸易利益、外交权益和法律观念的话语实践网络,成为在华西人争取“对华传播西方”话语权的一次耐人寻味的尝试。   一、《大英国人事略说》小册子   1831年,时任东印度公司大班的马治平(Charles Majoribank)撰写了一篇名为Brief Account of the English Character(《英国人国民性格简述》)的英文文章。该文原文刊登于1832年7月18日的《广州纪录报》(The Canton Register),作者在正文前附加了一段文字(编者按),指出这篇文章是为反击清政府官员在大街上到处张贴和散发丑化外国人形象的标语(揭贴),纠正大清民众对“红毛英吉利”国人的负面印象。[1] 文章宣扬英国人乐善好施的高尚品格,指出英人在广州遭受的贸易不平等待遇。时任东印度公司翻译的传教士马礼逊将该文译成中文——《大英国人事略说》,由英华书院印刷成小册子,单册16页。1832年,东印度公司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寻源与开流:新时代传媒业融合之守   下一篇:卡片与中国近代报刊史的理论、方法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