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国际传播研究的学术场域发展与对比
基于30年(1991—2021)学术期刊文献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作者:孟建 姬拓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1  点击量:949次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传播”作为一个现实投射的学术领域,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引起了不同学科的广泛关注。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从传播学理论分析角度全面、深刻理解“国际传播”,对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极为重要。在重点梳理国内外“国际传播”整体学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1991年至2021年Web of〓Science收录的SSCI期刊和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学术期刊中的相关研究进行量化及可视化分析,据此探寻了“国际传播”这一领域关注的普遍主题、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力图通过对中外研究的对比,解析中外对于国际传播研究的共性和差异性,并努力揭示国际传播研究背后的一些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做好
一、研究缘起 国际传播活动是基于地缘国别差异而诞生的交流活动,始终伴随着意识形态的交流和斗争。早在1931年,《RCA通信公司分集电话接收系统》(Diversity Telephone Receiving System of RCA Communications,Inc.)一文中写道:“广播的快速发展不止使听众收听到来自本国的节目,也使得其他国家的节目被收听到。”[1]同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编辑出版的《国际传播:美国人的态度》(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The American Attitude)一书详细记录了关于国际交流事实和意见的四种主要机制的确切资料,并且系统介绍了美国方面关于国际传播和交流的每一种机制: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报联盟、海底电缆和国际无线电联盟,这四个部门每个部门下设一个研究美国人态度的部门[2]。这两篇文献勾勒了国际传播领域最初的研究本质:关于意识、关于技术、关于态度,这些资源的竞争和交流。在中国,最早的对外交流阵地是1958年3月创办的英文周刊《北京周刊》,它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英文新闻周刊。与一开始西方国家抢占全球话语先机的目的不同,彼时《北京周刊》的主要目的是向外介绍中国的经济和政策,让外国人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状况。段连城与另外两位业务骨干冯锡良、孟纪青被称为《北京周刊》的“三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双减”背景下信息传播发挥德育价   下一篇:互联网平台企业三大议题的理论综述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