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黄河文化体系下的城市形象自塑之路
以《郑州日报》相关报道为例
作者:范红娟 杜佳林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9  点击量:3418次
【摘要】中共郑州市委机关报《郑州日报》是郑州城市形象“自塑”的重要平台,通过梳理近10年来其对黄河文化的有关报道,可知黄河在郑州城市形象中曾经长期处于定位不清、地位不显、关联不深的状态:2019年郑州确立了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的定位后,从《郑州日报》相关报道的话题、核心主题、深度和态度,可看出黄河已成为郑州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素和最具整合性的文化标签。今后,郑州城市形象的“自塑”需要放置在黄河文化的统一语境中,通过打造和扩大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共同经验”,在更立体的媒介互动关系中完成。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印象,这种形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外在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1]传播学视阈下的城市形象,超越了城市地理、风光、景观、布局等“实体形象”,而更倾向于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的“虚拟形象”。现代社会的庞大和复杂,与人们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的有限性之间形成张力,在无法和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及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的情况下,人们往往通过传播媒介建构的“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去了解自己无法亲身感知的事物。传播学视阈下的城市形象就是这样一种“象征性现实”,它是媒介建构作用下的城市重现,是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城市综合印象和感知。 郑州,河南省省会城市,坐落在黄河之滨,拥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等名片,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城市之一。新时代郑州市经济发展迅速,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跨境贸易额全国第一。但是,长期以来郑州城市形象模糊不清,并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更迭,缺乏一致性和稳定性。如“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突出其交通枢纽地位,“轩辕故里,黄河之都”则打造“源文化”形象,“国际商都”围绕商贸经济构建城市形象,而“机会之都”“一个都说‘中’的地方”则对城市形象的核心要素语焉不详。事实上,郑州形象在公众印象中一直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智能决策:计算广告运作环节的功能   下一篇: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特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