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对外传播“内宣思维”的理论深解
作者:郝雨 段思悦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30  点击量:5219次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我们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但是至今,我们的对外传播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对外传播影响力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是我国对外传播中一直潜存的“内宣思维”。通过一些不同案例分析内宣思维的问题和表现,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如:传播产品融合情感,提高亲近性分享和展示;“软实力”背后的“软权力”使用;提升文化的温度,让中国故事活起来;特殊事件权威发声,向世界证明中国;加强与国外媒体沟通共享,推动文化产品落地等,以更好地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内加强舆论引导,对外强化国际传播力。习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都特别指出,国际舆论格局目前“西强我弱”,我国新闻媒体国际传播力还不够强,声音总体偏小偏弱,西方主要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世界舆论。习总书记强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我们的媒体在国际交流中,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在宏观目标上,要增强国际话语权,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具体的传播实践中,习总书记更是要求我们的传播工作者,要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优化战略布局,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让全世界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1]按照这样的要求和精神,我们必须找到在国际文化领域传播力方面存在的差距,准确发现和认识我们的短板,提高国际传播的水平和能力,更好地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   一、如何面对国际媒体“西强我弱”格局   在全球化和5G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对外传播领域和西方媒体比较起来一直存在着“流通失衡”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四大通讯社基本控制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新闻流。更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西方媒体在对我国的报道中,一贯带有明显的刻板印象,甚至故意“污名化”以及“妖魔化”我国形象,往往打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短视频的“传与受”:供给侧特征、   下一篇: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学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