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公共理性视阈下的舆论冲突与融合
基于孙杨事件的思考
作者:张月月 唐远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9  点击量:6090次
【摘要】舆论在演变过程中会因舆论生态失衡而出现舆论分化与冲突的情况,这与媒体报道方式、舆论环境、受众媒介素养与心理等元素息息相关。一方面,舆论冲突违背了公共理性,但另一方面,舆论冲突也是为了维护公共理性。以孙杨拒检事件为个案,论述舆论冲突与公共理性的关联性;深层次、多角度反思与分析舆论冲突的成因;进而基于公共理性和规则意识,从多层面提出舆论融合与引导策略。
一、舆论冲突与公共理性   舆论是利益相近或相同的人们在政治、经济和其他交往活动中对公众事务发生的意识反射,是社会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舆论冲突表现为人与人、阶层与阶层、国家与国家间发生的舆论对撞。如果舆论诉求得不到满足或受到打压,将出现舆论激化和冲突。[1]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媒体报道的及时性、多样性、影响力,网络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使得网络舆论常常呈现出与传统大众媒体上的舆论所不同的景观,也极大地改变了舆论格局。[2]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冲击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结构与运作模式,民众舆论表达常处于情绪先于真相的无序状态,信息安全与信息公开间的冲突交锋日趋严重。[3]舆论演变整体呈现复杂多变、冲突加剧、撕裂的趋势。在舆论演变过程中,不同舆论主体的利益诉求不一致,思想涵养不同,难免会出现非理性的舆论风向,公众社会认知与表达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又反过来加剧了网络社会的舆论冲突和激荡。因此,需要通过探究舆论冲突的成因来寻找应对策略。其中,公共理性在舆论演变中担任着类似于“审判官”的角色,影响着舆论的演变方向,把本身不属于一个哲学范畴的元素巧妙嫁接在一起,成为处理舆论冲突的重要关键。 公共性与公众性是舆论的内在价值,不可偏废。舆论的公共性价值强调个人理性、权利本位和公共利益,即公共理性。[4]新康德主义者罗尔斯在现代政治哲学的意义上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符号互动理论视阈下明星身份的建构   下一篇:移动互联语境下对东盟国家媒介话语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