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网络时代公共事件传播中的社会负效应
以台湾现实题材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为例
作者:顾 晓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4-14  点击量:12309次
【摘要】公共事件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衍生出社会负效应的情况并不少见。网络时代由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这种负效应的影响力以惊人的速度发生裂变。台湾现实题材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对这种社会负效应进行了观照与反思,引发了观众的热议。通过对这部电视剧的深入探究,我们对网络时代公共事件传播可能带来的社会负效应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新闻传播是面向公众的一次信息传输,每则报道自发出的那一刻起,产生的社会效应就并非媒体能够完全左右,这令人对其到底能产生什么结果感到好奇与担忧。尤其是网络时代,新闻一旦发生,会在第一时间被置于媒体平台上,接受公众的评判。牵涉人数较多或者利益群体较广的公共事件,更是会急速传播,引发一场难以控制的舆论风暴。那么,这种公共事件传播的社会效应,又会以什么面目呈现呢?台湾现实题材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以下简称《与恶》)聚焦这一话题,围绕一起“无差别杀人案”,揭示和剖析了事件和舆论对相关人物、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获得观众的认可(囊括台湾第54届电视金钟奖六项大奖,豆瓣网评分9.5分),而其对公共事件在传播中可能带来的社会负效应的观照,则如“手术刀”般刺中现实,引人深思。   一、公共事件传播中的社会负效应及动因   新闻传播诞生的根源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在《与恶》中,它一开始就把一桩“无差别杀人案”抛了出来,各路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披露。但这种报道仅限于对事实的简单陈述,至于深层的原因,比如嫌疑人李晓明为什么在电影院向无辜学生开枪,酿成9死21伤的惨剧,动机是什么,这种动机的根源在哪里?由于事件的调查尚在进行,人们还无从知晓。但没有调查结果的新闻事件并不影响人们对其进行评判。报道发出后在互联网平台上迅速发酵,朝着极端化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新媒体视域下的书画文化传播   下一篇:自媒体传播的话语生态与话语规约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