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非虚构写作情感化传播的作用与边界
对微信公众号“网易人间”“界面正午”“真实故事计划”作品的分析
作者:许 莹 程 贺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04  点击量:2507次
【摘要】作为一种独特的跨界文体,非虚构作品通过情感化呈现,实现了对写作对象个体意识的主观表达,从而转换了传统意义上新闻报道的“客观化”视角与规范,并由此形成了突出的情感化特征。非虚构作品的情感化是在亲历者口述基础上对事物的微观呈现,由此补充现实生活的宏观图景,其忠于讲述的边界是不能被打破的。
在新媒体兴起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的“去专业化”特征更加显著,区别于新闻报道传统形式的非虚构作品逐渐成为主要的媒介内容。不同于强调“客观性”的新闻报道,非虚构作品不仅呈现事实,也以文学手法表达观点和感受,显示出更为显著的情感化特征。但同时,此类作品因较少受到新闻报道专业规范的约束而易走向煽情。2019年初,号称非虚构作品的《寒门状元之死》引发舆论批评,虽然有批评者认为该文过度煽情实质上不能称为“非虚构”,但显然作者对“非虚构”情感化的界限另有理解;同样,《那个17岁的上海少年决定跳桥自杀》等文,也在新闻事件的基础上加入主观情感叙事并饰以“非虚构故事”包装寻求更高的关注度,这些个案的高频出现应引起对“非虚构作品”现状的关注,有必要对其情感化的表征、价值与边界作出分析和界定。   一、非虚构文体的界定   “非虚构写作”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1952年,罗斯(Lillian Ross)在美国《纽约人》杂志发表的长篇作品《影片》(Picture)被认为是较早的非虚构作品。美国作家卡波特(Truman Capote)基于一起发生于1959年的真实凶杀案创作的小说《冷血》(In Cold Blood)被公认为“非虚构”的代表作,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采用了新闻报道的手法,在6000多字调查笔记的基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融媒体时代文学期刊如何度过瓶颈期   下一篇:新疆形象误读的符号学阐释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