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马上订阅 新闻爱好者小程序

20世纪70年代地下文学的口头传播方式研究
作者:井延凤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06  点击量:2636次
【摘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学事实的20世纪70年代口头文学,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书面文学。其传播活动的情景化以及传播信息中大量非语言符号存在,使得这种文学活动与参与者的日常生活呈现一种紧密交织的状态,而不是彼此映照;其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相互影响、即时互动以及双方全身心浸入式的交流方式,也有别于印刷文本中作者和读者相对分离的关系。在这样的文学活动中,参与其中的主体无法获得与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也无法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因而无法获得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
从传播方式的角度来看,人类文化已相继走过口语文化、手稿文化、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四个历史时期。这样的分期并不意味着上述四种文化在性质和阶段上截然分开。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命名仅仅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主导作用的文化。事实上,文化史进程中的后一种文化往往会包含和延续前一种或几种文化不过被包含或延续的文化在主导文化的影响下往往会发生某些改变。上述四种文化中,日语文化几乎贯穿了之后所有的文化,只是手稿、印刷、电子文化时代的口语文化遗存已经不同于最初的口语文化。美国传播学者沃尔特・翁将前者称之为“次生口语文化”,而将后者称之为“原生口语文化”,意为“毫无文字或印刷术浸染的文化”,或者“不知文字为何物的文化”吧。20世纪70年代,由于特殊的社会语境和一体化的文学生态,一些自发创作的文学作品曾以口头传播的方式在民间悄悄流传。这些文学作品以反敌特类娱乐小说和抒情诗歌居多。前者包括《第二次握手》《一只绣花鞋》《叶飞三下江南》等,后者包括《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南京知青之歌》等。这些发生于印刷文化和电子文化时代的口传文学,毫无疑问应属于沃尔特・翁所谓的“次生口语文化”。不过,这种“次生口语文化”依然带有“原生口语文化”的某些特征,迥然有别于印刷文化。 一、传播活动的情景化 无论是口语文化还是印刷文化,其传播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情景下展开的,但两者却有质的区别。口语文
立即购买,享受随时随地阅读的乐趣 ¥ 3.00
上一篇:“新民”时期梁启超的浸润宣传   下一篇:《记住乡愁》中孝礼文化的传播与当

打赏

2018人打赏
全部评论 1
  • 612340年前

    0
查看更多评论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4期 总第556期 出版时间 2024年4月 查看详细内容

Yaoyuan_lucky

  • ¥5
  • ¥10
  • ¥15
  • ¥20
  • 其他金额
支付类型: